众所周知,车手将亨格罗林赛道描述为“没有侧墙的摩纳哥赛道”;对于地处布达佩斯市郊的这一曲折的赛道,这样的描述很切实。
这条赛道建于 80 年代中期,是 F1 赛事冒险穿过冷战铁幕的结果。自 1986 年以来,亨格罗林赛道和匈牙利大奖赛一直稳定地出现在 F1 的赛程表中。
尽管并非摩纳哥赛道的复制品,亨格罗林仍是一条需要应用极大下压力的赛道。各车队将配备紧固的前端,以抵消频繁出现转向不足的情况,但同时也会将悬架设置调得较软,让车手能够在赛圈中段压过路肩。
修改后的赛道比原始赛道多了一些转弯,但整体风格未变。对于 F1 而言,亨格罗林类似一条等比放大的卡丁车赛道——对于排位赛而言极具挑战性,但在实际比赛中却时常因为超车机会太少太分散而让人沮丧。尽管如此,近几年的比赛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戏剧性的结果。尽管 DRS 在匈牙利大奖赛中的效果不明显,但这条赛道支持多种不同的轮胎战术,让比赛变得紧张好看。
亨格罗林赛道对于费尔南多而言是特别的。2003 年,他在这条赛道上进行了他的 F1 首秀,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大奖赛获胜车手。相似的是,为本田车队效力的简森在 2006 年也在此取得了他的首个大奖赛冠军。迈凯伦车队在匈牙利大奖赛中创下了获胜 11 场的记录,其中包括驾驶混合动力赛车获得的首个胜利。
迈凯伦参加匈牙利大奖赛上的历史
1988 年,埃尔顿·塞纳是第一位在曲折的亨格罗林赛道上从杆位发车并获得冠军的迈凯轮车手。队友阿兰·普罗斯特紧随其后,他们包揽了第一、第二名。
塞纳在 1991 赛季力压威廉姆斯车队二人组奈杰尔·曼塞尔和里卡多·帕特雷塞,再次夺冠。
塞纳和队友加赫特·贝加在 1992 赛季初领先于曼塞尔,但曼塞尔在之后的比赛中气势如虹。但塞纳并未被打败,第三次获得了匈牙利大奖赛冠军,而曼塞尔夺得第二,贝加夺得第三。
米卡·哈基宁在 1999 赛季从杆位发车后一路领先,但其队友大卫·库特哈德从第三位发车后落后甚远。他在维修站超越了詹卡洛·费斯切拉和亨茨·赫拉德·弗伦岑,并追上了埃迪·埃尔文,导致埃尔文出错并最终屈居第二,帮助车队第二次在布达佩斯站包揽前两名。
哈基宁在 2000 年复制了上一年的成功。尽管他未从杆位发车,但他在比赛开始便超越了迈克尔·舒马赫并一路领先。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库特哈德紧紧咬住了舒马赫;若不是因为被较慢的赛车阻挡,他本可以超过舒马赫。
在 2005 赛季中再次与舒马赫对决的正是我们的车手之一,基米·莱科宁在维修站超越了他并绝尘而去。最终他以 35 秒领先优势战胜了法拉利车手。
两年后,在 2007 赛季中,刘易斯·汉密尔顿战胜了当时正为法拉利车队效力的莱科宁夺得冠军。他从杆位发车,并在他光彩夺目的首个赛季获得了第三场胜利。
汉密尔顿的队友海基·科瓦莱宁在 2008 年匈牙利站获得了他的首个 F1 冠军。他在汉密尔顿之后第二位发车。两位车手一开始均被法拉利车队的菲利佩·马萨超越,但马萨退出了比赛,而汉密尔顿车胎被扎,因此科瓦莱宁以 11 秒的领先优势战胜了丰田车队的蒂莫·格洛克。
汉密尔顿在 2009 赛季帮助车队蝉联了第三个匈牙利大奖赛冠军,并是首位驾驶 KERS 混合动力赛车获得冠军的车手。他在比赛开始不久就出色地超越了红牛车队的马克·韦伯,成功地跃居第二,紧跟在领跑的雷诺车队车手费尔南多·阿隆索后面。阿隆索不久后便退赛了,刘易斯毫无压力地成为了冠军。
